高一地理教学计划9篇-能下分的捕鱼
时间:2023-05-29 03:10:30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高一地理教学计划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高一地理教师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2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地理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地理知识、不断加深对地理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表述。“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条件选择,也可自行设计。“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2、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地理科采用湘教版教材(必修2),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的内容是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人文地理现象,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新的教学理念和信息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3)目前评价教学的方案尚不明朗,教师的教学活动缺乏明确的导向,有教师担心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会影响将来的考试,从而影响对教师本人的评价,因而评价教学的方案不明确是不利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三、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备课组要达到如下目标:
1、备课组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授课内容的同时,要加大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注重教学知识广度的推广。
2、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3、倡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地理小组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具体工作
1、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相互交流和学习。
2、加强备课组的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利用备课组活动的时间,重点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交流和改进,分享对新课程的教学体会,同时针对新课程的内容编排和教学时数的安排,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调整和改进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做到每次活动有具体专题内容,共同研讨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或方法途径。
3、加强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和协调发展。结合我校“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改模式,任课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法的科学指导,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与学要体现出一种师生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法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4、集体备课:每周一上午1、2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教学中遇到问题随时讨论。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每课或联系较紧密的几课定一中心发言人,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方案。定活动室(124)是集体备课地点。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做到备课组“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岗位大练兵”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的要求,本学期备课组内计划安排的交流、研讨公开课3节,每位老师都要上一节。
5、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书汇总 篇二
为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做好地理教学计划是少不了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本期的地理学习,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人地观,提高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
(2)智育目标:努力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3)双基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基本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能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图象系统分析问题,从中获得信息或进行图文、图图转换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
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
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在学习中,应注意培养两项重要地理技能:一是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训练学生运用地理数据技能。二是培养地理调查的技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都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需要采用地理调查的方法,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使调查的主题和内容有一定深度,以吸引学生深度参与。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课外辅导、学习计划。
(2)、以《教材》为主要素材,坚持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案。每周定期集体备课一次。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强调集体备课后的再备课,交流每周的教学情况、周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3)、课堂教学目标突出。每位老师精心策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为高一教学,应该将之贯穿始终。
(4)、精选试题,与学业水平考接轨。精心组织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迁移能力。通过练习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四、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表:
时 间 周 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课时量 备注
20xx.2.25-3.1 1 人口数量变化 2
20xx.3.2-3.8 2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合理容量 2
20xx.3.9-3.15 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
20xx.3.16-3.22 4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
20xx.3.23-3.29 5 城市化 2
20xx.3.30-4.5 6 农业区位选择 2
20xx.4.6-4.12 7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
20xx.4.13-4.19 8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
20xx.4.20-4.26 9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2
20xx.4.27-5.3 10 工业区位因素 2
20xx.5.4-5.10 11 工业地域的形成 2
20xx.5.11-5.17 12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2
20xx.5.18-5.24 13 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 2
20xx.5.25-5.31 14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2
20xx.6.1-6.7 15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
20xx.6.8-6.14 16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
20xx.6.15-6.21 1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20xx.6.22-6.28 18 期末复习 2
20xx.6.29-7.5 19 期末复习 2
20xx.7.6-7.12 20 期末考试 2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及部分区域地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四个班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学生的数学基础还是参次不齐。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一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篇五
教学课题: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问题的提出: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
眼
世
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
怀
祖
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
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
活
中
的
地
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六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授课3个班,分别是高一(5)、高一(11)和高一(17),共有__名学生。在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听课习惯的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中图版地理必修一,主要分为四章学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力交换,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内容是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探知部分,它从宇宙环境,地球上大气、水、地壳运动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地理环境,进而总结归纳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规律,本模块是高中地理中的基础模块,其中的规律及逻辑关系,将成为其他模块利用和学习的基础,通过它的学习,可建立一种逻辑的综合思维模式。
三、教学目标
1、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教案完整,课堂认真讲授,板书工整,批改作业认真,课后及时总结,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时不迟到、早退,中途退堂,不擅自调课,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力争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坚持出满勤。认真备课,为45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及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2、听课学习要珍惜。每一次认真的听课学习,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3、教学方法上,提倡引导式教学,反对照本宣科。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简明易懂,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要精益求精,及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领域内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
4、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不断练习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四、教学措施
为了更好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1)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2)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习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七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八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工作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
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六个班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学生的学习基础还是参次不齐。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表达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虽然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性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有待老师们的循序渐进和引导。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联考取得好成绩。
五、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备课组应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
六、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备课组应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李晓红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余伟平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导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导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七、课时安排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九
教学目标:
致力于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的崇高品质,进一步发挥地理课程的多功能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要求: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地理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注重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进程:
人教版高一地理共分八个单元,分别是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人类生产活动方式、聚落、人类活动地域能下分的捕鱼的联系方式、环境保护。计划第一学期上完前三个单元,后五个单元在第二个学期完成教学。
具体实施:
努力实施以“说、授、评、测、结”为步骤的“单元教学法”,听课要有听课记录;利用闲暇时间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安排:
本学期完成配套的基础训练,督促学生阅读3—4本天文和地理方面的课外书籍。
课外实践:
两次野外活动:
1、认识长沙市周围的地形地貌
2、了解长沙市城市化的过程和发展以及给环境带来的问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