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5篇)-能下分的捕鱼
时间:2023-06-25 14:44:43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
学科 语文 总课时数 1课时
单元章节名称 第四单元江山多娇 年级册次 八年级上册 版本 江苏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又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言简意丰。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需要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准确的把握文意,并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细心的揣摩作者当时复杂的心境。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并掌握文言词语及重要句子含义。
2、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3、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乐观旷达的个性,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重点 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复杂的心境。
教学模式 读通----读懂----读透-------读疑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1、多媒体
2、学生做好有关咏月的诗句摘抄。
3、将《读后感》发给学生。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诗情画意
(播放《月光曲》)
1、同学们,你们在聆听这首乐曲的同时,感受到什么样的意境?
2、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月分外青睐,你知道哪些咏月的诗句?(出示一幅幅月色图,让学生说出符合其意境的咏月诗句。)
3、其中,要说写月最多,和月最投缘的,当属—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描写月夜美景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聆听
思考
发言
音乐、图画、诗句,诗情画意的开始,营造艺术美的氛围,既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又注重到知识的积累,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一读为快
读通读顺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2、放朗读录音。
3、学生范读。
4、学生齐读 听朗读时注意正音及朗读的节奏、感情。
扫清字词障碍。
读通读顺
读出韵味。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月夜图导入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 整体感知文段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 但:只是; 耳:语气词
4、听音乐《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写,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6、表演。
三、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四、 能力扩展:
一切景语皆情语
看图写景抒情。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导语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
三、翻译理解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补充解释:欣然:高兴地遂:于是盖:原来是
相与:一起但:只是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安睡,看见月色射进门来,很高兴地想出去走走。考虑到周围没有什么人能够一起领略月夜乐趣。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溜达。
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积满清澈透明的水,水里面各种水草交错纵横,那是竹子和柏树影子啊!
哪天晚上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没能清闲的人像我们俩而已。
四、赏析
思考问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小结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译文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1、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两天教学文言文的老师在这一点上都无一例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
2、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成效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肯定离不开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掌握了些什么。这次活动是将八上的内容放在初一学生中教学,这就更需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了。有人曾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概括现在文言文教学的极端。当教师努力落实文言知识的时候,课堂成了语法分析课;而当教师极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时,教学又有浮于表面之嫌。如何合理处理两者关系?当我看到钱梦龙先生回忆改变人生的一节课——《愚公移山》教学的时候,他介绍自己的文言文教学主张:一般都在学生自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而不是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去孤立地解释字词的知识。这个主张就是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表现。试想一下:教学创意再完美,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那么正如陈小英老师所言:“再好的创意也只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创影。”
3、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一点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最初我本想通过探究“闲”的含义来把握苏轼豁达的心境,继而领悟其人生态度。但试上了之后却很难把握,课堂给人的感觉就是思路混乱,成了一锅糨糊。教研组的老师马上给我指出了这个问题,告诉我一堂课的思路必须有条理,否则课堂重点就不突出了。在历经几次调整之后,我就把重点定位在赏析景语,体会情语。
总的一点感觉,公开课是对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个总结。得与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论。但对我而言,我要说一句:本想收获一缕清风,而你却给了我整个夏天!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四
余映潮《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z)(2009-10-07 21:27:32)转载标签: 元丰记承天寺夜游月色课堂实录盖竹柏教育 分类: 【教路学路感路悟】
记承天寺夜游(z)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熟悉课文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课文。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幻灯展示相关资料(学生读)
1、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2、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3、(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林语堂
《苏东坡传》 第16章)
4、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
三、教师表明教学目的和任务
有味地朗读
有味地分析
有味地欣赏
四、有味的朗读(学生齐读,教师指导,反复四遍)
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生齐读
师:朗读不够舒缓,要表达一种闲适之情。我们再试试。
生齐读
师:语速过快,读时仿佛娓娓道来。同学们再读读。
生齐读
师:有进步,但有点像现代文。文言文怎么读?有几个字要读得较长:念、盖、但。
同学们再试试。(生齐读)
师: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读出一点快乐味。哪几个字表现了作者的快乐?
生:欣然、相与、亦未寝。
师:好,我们最后来读一遍。(生齐读)
五、有味的分析
师:请试将课文进行变形
(生无措)
师:现在我要为难一下大家。别看这篇文章只有一段,其实是可以分段的,可以分为两段,也可以分为三段,也可分为四段。你们选一种分一分。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一分多钟后)
师:同学们交流一下道理。
生1:我分为三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相与步中庭”这里写作者邀请好朋友去承天寺,第二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描写庭中的月色,第三段是“何夜无月”到“如吾两人者耳”是抒发感情。
师:有道理,但你这个会有人跟你商量的。
生2:我也分为三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欣然起行”这里写作者月夜难以入睡,第二段“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邀朋友赏月,第三段是“何夜无月”到“如吾两人者耳”赏月的感受。
师:好的,你的看法与那位同学的看法有点不同。
生3:我分四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欣然起行”是叙事,第二段,“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中庭”邀人赏月。第三段,“庭下如积水空明”到“盖竹柏影也”是描写月色,第四段是最后一句,抒发夜游感慨。
师:我很喜欢你的发言。我提出一个假说,将你的四部分合成两个部分,你想想再告诉我。
(请生3坐下。)
师:你们学过《一步再走一步》吧,一共两段,一个是故事,一个是议论。《狼》共5个段,前4段是故事,后一段是议论,凡是遇到这样的文章,我们都可以分为两部分。
生3起:我想了一下,两段可以这样分,第一段,从“元丰六年”到盖竹柏影也,这是记叙事情经过,最后一句是发表议论。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把这样的词眼读一遍:
幻灯片展示:
叙事、抒情
记叙、描写、抒情
起、承、转、合
六、有味的赏析
〔幻灯展示〕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学生思索。师:好的,同学们之间还要继续地交流一下。(片刻)
师:请同学们发表“课文观感”
生:我觉得“相与步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张怀民的悠闲默契之情。
师:很好,谢谢你看得这么细微的地方。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写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胧之美。
师:画面之美、宁静之美、色彩之美。
生:“盖”原意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欣赏景物时很沉醉,沉入进去了,觉得那些月色就是积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会才发觉是竹柏影。
师:沉醉其中,产生幻觉。
生:“闲人”二字可见作者被贬的忧愁,但对现在的生活持乐观态度。
师:呵呵呵,不只是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很乐观的。
生:我认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字笔锋一转,表达了一种失落之情。
师:这位同学发言的优点在于他运用了术语――笔锋一转。
生:――
师:他看到了一个更深沉的问题,不仅看到了作者的处境,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这也是言之有理的。
总之,我们可以明确这篇课文有“六美”
1.美在内容的精致。一个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4个字表现出来的。
2.美在内容的丰富。写了一晚、一游、一景还有一感,这么短的文章却有着这么丰富的内容。
3.美在结构的灵动。别看只有一个段落,但起承转合,起伏有致。
4.美在月色描写。特写镜头,写月色而不露痕迹。
5.美在情感的波澜。
6.美在“闲人”的意味。
七、小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读背,分析,欣赏
无限风光在“神品”(1)——余映潮老师《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评点 默认分类 2010-04-28 20:35:40 阅读6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转载自http:///
无限风光在“神品”(1)
——余映潮老师《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评点
此文全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8期。
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2008年11月,余映潮老师在江阴英桥国际学校执教了《记承天寺夜游》一课。
余老师课堂教学中结构清晰富有层次的板块设计,平实中起波澜的课堂氛围,形式多样积累丰富的学生活动,再一次让所有的听课师生折服。老师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这是一堂纯粹的语文课。
余老师在介绍背景时引用了梁衡对课文的评价:“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可以说,整堂课的教学是围绕“《记承天寺夜游》是一件神品”这样的定位逐层逐步地展开的。这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老师带着学生对课文进行神品的一次语文旅游。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评点和欣赏余老师的这节“神品”教学活动。
1.厚实的背景铺垫
我们先回顾一下课堂教学的序曲部分:
老师用四则资料介绍了有关的背景。在每一则资料后面做简单而适当的解说。这四则资料的内容分别是:
资料1: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资料2: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资料3:
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资料4:
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
在第四则资料后,老师解说到:这是作家、学者梁衡先生的评价。“两轴精品”都在我们这一册书里。在学术界,人们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84个字的文章是神品。(屏幕显示:神品)(老师板书:神品。)神品,神在哪里呢?让我们好好地来品味这篇文章。
背景介绍这一环节,教师用“助读资料”的方式一层层地、由浅而深逐渐深入地铺垫介绍,自然圆润地导入课文。
穿插作为一种手法,有多种形式和多项作用,所以选择穿插什么,何时穿插就很有讲究了。在开课的这一环节中,老师引用的助读资料包括了苏轼文学史上的地位、人生遭遇、写作背景以及课文的艺术成就。从浩如烟海的有关苏轼的资料中精心遴选了这四则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创意设计,这是在为学生理解课文、理解作者做合适和必要的铺垫与蓄势。从所呈现的内容上看,背景资料是很厚实、精恰的。联系全课的教学过程来看,从资料4概括出的“神品”二字成为整堂课的教学线索。相机板书的两个醒目的大字“神品”更为学习课文创设了特别的氛围。
2.精细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这节课的第一大板块的教学内容。余老师将这一板块设计为“有味地朗读”。至于如何“有味”,老师做了这样四个角度和层次的设计:
有味地朗读 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可以看出,“有味地朗读”的四个要求是有梯度的,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由读通读顺文章到身心融入课文宁静的氛围,最终通过朗读实现理解人物的复杂情感,一步步深化,由文面走入文心。
前两个起步阶段的朗读环节,老师或以示范朗读或通过直接点拨来进行指导。每一次朗读都结合具体字词做很到位的指导。
第三个环节的“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指导策略进行了调整。
师:有两个地方要读得快乐一点。你认为,哪两个地方或者哪两个字词要读得快乐一点呢?开始思考。我们讨论后再读。
这一次的朗读指导没有像前两次那样直接提示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先去感受,使整个的朗读指导变得立体起来,指导的节奏和方法都有了活泼的变化。这一次要“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兴致”,这样有深度的雅词学生不太好把握,老师把难度降低,给学生以台阶——“哪两个地方或者哪两个字词要读得快乐一点呢?”这样,学生的体会就有了抓手。
虽是让学生寻找“哪两个地方或者哪两个字词要读得快乐一点”,实际上也是在做文本分析与解读,这就巧妙地将朗读指导与文本理解融为一体。因为惟有深入理解文本,才能读出作者的心境;对文本的理解是为朗读服务的,而朗读又是理解文本的一个媒介、导体,如何处理好这一部分中朗读与解读的关系就显得很微妙了。所以,理解到何种程度需要老师事先对文本深入地钻研,课堂上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和维度,因为从教学板块看,这还是“有味地朗读”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朗读指导,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对教材的深度研读。
第四个环节的朗读,“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作者很感慨,但这种感慨的意味我们一时又说不清楚。“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有感情朗诵)是啊,这种复杂的情愫好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请同学们合念一遍,把这四次的朗读的感受表达出来,注意“盖”字,有点欣喜的味道,(示范)“盖——竹柏影也。”“但”字要稍微地延长一些。
(生再齐读课文)
师:真好!我们都已经体悟到神品的力量了吧!它让我们能够这样去朗读,这也许是苏轼也没有想到的。有了前面的分析,这里就顺理成章了。
在文章讲析前,要学生读出作者的“复杂的情愫”是很难的。于是在这一个小环节上,老师的朗读指导又有了变化,对文章的末三小句稍作了讲析。提示学生“盖”要读出惊喜,“但”要拖长一些。最后扣住“神品”这一教学线索,“我们都已经体悟到神品的力量了吧!它让我们能够这样去朗读。”再一次给学生强化“神品”的魅力这一意识。
在“有味地朗读”这一环节,老师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的层次和角度,通过精细的训练将朗读的技术指导和艺术指导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会朗读,朗读文本与理解文本这两项任务自然而巧妙地融合,实现立体地朗读和立体地解读。
无限风光在“神品”(2)
——余映潮老师《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评点
此文全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8期。
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3.绝妙的结构分析
在人教版中,这篇课文虽然只有一个段落,84个字,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一个段落内部的结构确实是那样的美。如何分析和欣赏这种美,余老师匠心独运,设计了“变形”这一听起来很新鲜的环节。结构分析这一课堂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处理令所有听者惊叹不已,以为妙绝。
ppt呈现:
有味地分析
请试将课文进行变形
师:下面我们对文章进行“有味地分析”,请你将课文进行变形。课文只有一个段落。先思考一下,你如何将课文进行变形,要讲出道理来。什么是变形呢?(语音强调“变形”二字。)老师先不做解释。进入课文,将课文进行变形。
(生苦苦思索,师巡视。)
师:我试问一下,你们理解了这个“变形”的意义吗?需要老师解释吗?(语调上扬)生:需要(学生齐声地说)。
师:那我就太高兴了。悄悄地告诉大家,这一篇课文,别看它只有一段,其实是可以重新编排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四个部分。下面请你尝试一下。
在这一环节,老师有意“卖关子”,“折磨”学生,让学生产生困顿、迷惑,让他们苦苦地思考,先进入沉思默想的状态,让他们先凭感觉去“变形”,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板块实现了自然的过渡,由热闹的读转入平静的思的阶段。课堂教学节奏和氛围呈现出动静结合的特点。
学生苦思冥想而不得时,会产生“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强烈期待。老师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先很有煽动性地问“需要老师解释吗”,待学生情绪饱满地回答“需要”后,老师再像偷偷传授秘籍一样地“悄悄地告诉大家”,这样张弛起伏的语言对于正在沉思而又思之不得的学生们来说是很刺激的。老师穿插了一个很小的讲析,使学生恍然大悟。这一个小环节中老师的语极富表现力。这是教师课堂语言魅力的自然表现。
结构欣赏前,学生的思维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起伏过程,尤其是体验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迷惑与清晰的强烈对比,对“变形”自然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因此,在后面的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发言踊跃。
从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课文进行结构分析,用“变形”来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结构美,这样的教学手法可谓灵动活泼。
我们来看下面两小段老师的评点语和小结语。
师:嗯,很好。我们这是人教版的教材,在苏教版的教材里面,就把它分为这位同学刚才所说的叙述、描写、抒情三个部分。原来,这84个字是这样的有味道。它的组合竟然是这样有奥妙,可以是一个篇章,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也可以是三个部分、四个部分。这就是神品的力量,这就是它的魅力。
师:分四层就更有意思了。事情的起因是起;发展是承;笔锋一转,一个特写镜头是转;合,用抒情议论托起全文,收束全文。所以,合,是很有力量的,它依托于前面的叙述描写,带给我们的情感震撼力是最大的,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文章内部美妙的结构被老师解读得如此透彻。惟有这样的解读才能够设计出如此灵动的“变形”创意。变形——一种新颖的结构分析方法。
在结构分析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们领略到了名师对文本的钻研,同时更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正如铺路石、台阶,“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置梯接之”。而这一切,均源于老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能预测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进行点拨,“授之以渔”。
4.丰美的妙点揣摩
这篇短文的美点、妙点很多。余老师在第三板块设计了“有味地欣赏”环节。何谓“有味”,如何“欣赏”,老师把“欣赏”具体化,使妙点揣摩呈现出丰满之美:
“有味地欣赏:请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每位同学只要表达出自己感悟到的一点之美就可以了。”
对课文进行欣赏,这一活动会让学生一下子无从下手。于是老师稍作提示,学生带着老师的建议“每人只要欣赏一点之美就行了”开始思考,然后与同座位进行交流,最后是全班交流。这一交流中,共有12人发言。学生自己先思考,然后两人交流,全班交流,学生活动充分。以下是交流的一些内容:
生:我觉得“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很美。他把竹柏影比喻成“藻荇”,“交横”一词写出了影子的繁密错综,很有韵味,又烘衬出了周围的环境。
师:好!这个“水”字用得好,本来就可以直接说“藻荇交横”,但“水中藻荇交横”给我们一种澄澈的、透明的感觉,而且和前面的“积水空明”照应起来。
生:我要说的是“怀民亦未寝”的“亦”,因为这个“亦”字,显出了苏轼和张怀民是心灵相通、志同道合的朋友。
师:两个都是被贬谪的人,两个人的心情也许都是很复杂。他品的“亦”比我们起初读课文时品的“亦”还要深刻些。
生:我要说的是“月色入户”的“入”字,给人以动感,更加生动和形象地写出了月光。
师:对,一个“入”字用得好。给一个寂寞的人、失意的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生:我觉得“盖竹柏影”的“盖”字用得好。庭中的美景原来是竹柏的影子,给人一种恍然大悟之感。更增添了韵味。
师:她的表达非常好,高雅。这个句子真的是写得好,没有直接说竹柏影子透过月光投在地上,是那样的漂亮。而是先说庭下像水一样的清澈,那么空明。最后点一下,这是竹柏的影子啊!一种比较轻微的惊叹在里面,“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确实写得好。
生:我觉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写得美。这句中没有一个字是写月亮的,却给我们在月光下散步的感觉。
师:好。这个句子每一个地方都写了月,都写了月色,都写了月色的美丽,但是,他没有用一个“月”字。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处。
在“有味地欣赏”这一环节中,学生都能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品味、欣赏,欣赏了字词、结构、景色、情感等各个方面的美,几乎涵盖了文章所有的美点。这一点,启发我们,只要老师指导得法,学生有法可循、有法可用,学生的活动一定是充分的、有深度的。
在经过充分的讨论交流后,老师把课文的美点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美在篇幅的精短
美在内容的丰满
美在结构的灵动
美在月色的描写
美在情感的波澜
美在“闲人”的意味
这真是一个美妙的课中小结。老师的小结更显出这件“神品”从形到神的丰美。六个美点是老师钻研课文所得出的,老师的功力从这样的美点提炼中亦自然彰显。
简短的84个字,品出那么多的美来,这“品”行为的本身就够“神”的了,足见余老师对文本的挖掘之深、功力之厚;更表现出余老师对课堂的调度运筹帷幄、张弛有度的风采。
余老师开课即给课文定位为“神品”,板书的两个大字“神品”一直在提醒学生们如何看待这篇课文,更见证着师生的“神品”活动。综合一节课的教学看,课文本身是一件神品,余老师的教学更是在带着学生“有味地”神品这件作品。课文作为神品的魅力千百年来已被世人欣赏,余老师的这节神品教学却是语文课堂教学这座公园里的一个富有魅力的新景观。真可谓无限风光在“神品”!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2、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全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手周传雄的新歌<寂寞沙洲冷>,听完之后向学生说明这首歌是在他读完苏轼的一首著名的诗词后有感而发,写成一首比较流行的歌曲。用幻灯片出示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资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有关作者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1岁时中进士。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政”,自愿外放,先后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元丰二年,43岁的苏轼因涉嫌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本文即是在第二年写的)八年之后,旧党司马光为相,召苏轼回京,继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旋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等地。绍圣元年,新党复政,又以“讥讪先帝”为名贬苏轼至英州。其后一贬再贬,直到以琼州别驾身份流落海南。宋徽宗即位后,才将他召回,次年死于常州。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他的诗浪漫瑰丽,气势不凡;他的词境界高远,开启宋词豪放一派;他的书法大气淋漓,并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也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道。在散文方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有关课文
疏通文句: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理解文句,在通读中整体感知。
熟读背诵:让学生在简单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检查背诵、翻译情况
感知、理解全文内容:
一、再次重申写作背景。重点理解文章中的“闲人”。这里作者以他人之“闲”(指世人多汲汲于名利而为俗务所累),反衬“吾两人”之“闲”(当时张怀民也谪居于黄州)。而作者心境之闲,既有清闲安逸之情,也含谪居空寂之感,主要反映的是作者淡泊宁静的情怀。而这种“闲”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前文夜游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本文的意境:本文先写出年月日,并特别点出“夜”,于是引出对“夜游”的记叙。“解衣欲睡”,却见“月色入户”。只因这月色,于是有“欣然起行”去寻“乐”。一人不足“乐”,于是便想到寻人共“乐”,遂有“至承天寺”与张怀民“步于中庭”。只几句话,便把事情叙述得清清楚楚。这是记叙。
寺庭漫步,中心是观赏月色,于是有如绘的写景。“步于中庭”时,被满院月光所吸引,以致产生一种错觉:“如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水中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有竹、柏在碧空皓月之下,这才醒悟: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在作者笔下别开生面,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从而突出了月色的澄澈,展现了诗般的意境。
三、简洁的语言:本文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叙事简单,写景如画,而抒情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人的“闲”。三种表达方式相互融合,但文字简洁,实为作文之典范。
四、布置作业: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