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6篇-能下分的捕鱼
时间:2023-05-27 21:15:09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
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标的。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抢答成语:
展示课件一: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展示课件二,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6分钟)——读准确,读通畅
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这篇课文同学们作过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朗读的情况。
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展示课件三:
其父(fǔ)曰父(fù)子相
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使关羽将(jiàng)三万兵至益阳
堕而折(shé)其髀损兵折(shé)将
2、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展示课件四: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
三。再读(8分钟)——通文意,析情节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
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
展示课件五: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理关系: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请指出“塞翁”、“善术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谁?(如果能
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争论效果就更好)
3、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4、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
(1)展示课件六请男生对照“失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2)展示课件七请女生对照“得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3)展示课件八请男生对照“折髀”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4)展示课件九请女生对照“相保”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四。研读(15分钟)——提问题,探寓意
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1、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2、合作研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研讨的角度: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
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黑体字板书)
3、质疑或激疑:
(1)在塞翁看来,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好就是坏,福就是祸,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区别了吗?
点拨:是的,尽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淖。同时,他那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宜提倡的。
(2)尽管那些“近塞之人”他们不知道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但我总觉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格调低。
点拨:当外敌入侵时,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报国,死得光荣。而“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显得消极不可取。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
五。联读(5分钟)——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
六。积读(3分钟)——背课文,积成语
1、背读课文。
2、积累成语。
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然后展示课件八,读记成语。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刘安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福)(祸)(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
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_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
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1) 课文围绕“
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2,理清文章结构: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质疑:
(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第二部分)
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2)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春草图(第三自然段):朗读(齐读)
问题:
(1)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教师明确:嫩、绿、多)
(2)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3)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总结】
翻到这课书,我好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既熟悉又亲切。我又一次带领学生感受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大地春回的动人景象,体会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在教学设想中,我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内涵:本文是一篇由妙词、佳句、锦段构成的美文。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而妥贴,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从句方面讲,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从段落布局讲,各段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如:最后三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功春,表现出春的新、美、力。单独成段构思巧妙。对于这类文学性文章的学习,本人认为应上文学欣赏课:让学生学会欣赏至关重要。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有何处、为何美。调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一点成功之处:
第一、导入新课巧妙。
“同学们正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但想到马上到来的寒冬,总是希望春天早点来到,因为春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自然勃发。所以,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这样的开场白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理清课文结构。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在绘春中又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部分同学搞不清这几部分的顺序,针对这一点,我把以上蓝色的字打印出来,贴好不干胶,颠倒顺序摆放在黑板槽上。为了给同学一个完整的印象,我只安排了一个同学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听同学读课文后,看谁能按照文中的顺序给这些词语找出恰当的位置?”我找了班内的两个学生进行操作,反馈的结果非常让人满意。同时又为解决教学难点铺平了道路。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下一些问题:
一、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担心教学内容完不成,有些前紧后松,许多还可以深入理解的内容不够透彻。
二、课上对课文的朗读还不够充分,朗读课文的形式比较单一,在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词、品句、品段的处理过于粗略。还要采取单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声读及自由朗读的形式,在读中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迷人的意境。
这次,我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巧妙地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些方面的反思知识自己的浅薄的认识,不当之处还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 翻到这课书,我好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既熟悉又亲切。我又一次带领学生感受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大地春回的动人景象,体会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在教学设想中,我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内涵:本文是一篇由妙词、佳句、锦段构成的美文。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而妥贴,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从句方面讲,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从段落布局讲,各段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如:最后三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功春,表现出春的新、美、力。单独成段构思巧妙。对于这类文学性文章的学习,本人认为应上文学欣赏课:让学生学会欣赏至关重要。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有何处、为何美。调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一点成功之处:
第一、导入新课巧妙。
“同学们正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但想到马上到来的寒冬,总是希望春天早点来到,因为春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自然勃发。所以,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这样的开场白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理清课文结构。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在绘春中又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部分同学搞不清这几部分的顺序,针对这一点,我把以上蓝色的字打印出来,贴好不干胶,颠倒顺序摆放在黑板槽上。为了给同学一个完整的印象,我只安排了一个同学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听同学读课文后,看谁能按照文中的顺序给这些词语找出恰当的位置?”我找了班内的两个学生进行操作,反馈的结果非常让人满意。同时又为解决教学难点铺平了道路。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下一些问题:
一、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担心教学内容完不成,有些前紧后松,许多还可以深入理解的内容不够透彻。
二、课上对课文的朗读还不够充分,朗读课文的形式比较单一,在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词、品句、品段的处理过于粗略。还要采取单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声读及自由朗读的形式,在读中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迷人的意境。
七年级语文《观沧海》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学习朗读诗歌的方法。
二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三感受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我们从雨果的名言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中国也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有多大的气度,决定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起来领略他的胸怀。
2、曹操,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三言两语,介绍曹操。
师简介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二、反复朗读,领略诗歌的意境
1、听录音
2、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要求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抑扬顿挫,更要读出感情来。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感受诗歌的意境。齐读。分散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怎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要注意节奏、某些词语要重读、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三、分析诗歌,完成目标二、三
1、简单回顾:刚才介绍了,本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写的。
2、全诗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观”
3、出示图片:这就是作者曾经登临的碣石山。在山上,作者登高望远,看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找出诗中相关语句。
请同学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作者登高看到的景象。(从东面登临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水波多么的起伏动荡,海中的岛屿高耸挺立。岛上树木丛生,野草茂密。秋风吹来,树木发出瑟瑟的声响。汹涌的波浪澎湃涌起。太阳和月亮,好象在沧海中运行。灿烂的银河,也好象从沧海中升起。多么庆幸啊,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作了一首诗歌,来表达我自己的志向。
4、请你用一个词语来表述这些景色给你的感受。你的依据是什么?
壮观生机勃勃波涛汹涌
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天(秋风萧瑟)秋天一般给人的感觉总是特别凄凉,而诗人却把它写得生机勃勃,充满气势。最能体现出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哪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为什么不写凋谢的花草,为什么不写金黄的果实,而写了这些景物呢?作者站在碣石山顶,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他的胸怀就像那浩淼的沧海一样,能容纳天地万物。统一天下,是他的梦想;建功立业,是他的抱负。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与他笔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写景,句句蕴涵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四、总结全文
作业:
用现代汉语改写《观沧海》,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要优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白话文○www.baihuawen.cn(篇四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四、讨论和练习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五
二)
童趣
一、学习目标
①背诵、翻译全文。
②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③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二、学习重难点
①掌握文言词句,
②感悟“物外之趣”。
三、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②掌握字词。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疏通文意。
②理解课文内容。
二、自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像和做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板书课题。
2、作品、作者简介
3、教师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本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4、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方法上,教师要在语音、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点拨。
解释词义,疏通文意
①默读课文,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a.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e.果如鹤唳云端。f.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g.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h.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i.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徐喷以烟。
k.以草为林。l.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让学生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③反复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三、作业
①完成“研讨和练习”二。
②写复述课文内容的提纲。
③思考题: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②认识“物外之趣”这一精神体验的意义。
二、自学设计
1、检查作业
复述、背诵、翻译课文。
2、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a.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b.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②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引导。
a.参考注解,试说说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
[提示]“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b.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3、体验与反思
a.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
b.讨论: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提示]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c.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提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
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热情鼓励。
多角度思考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提示:a、珍惜生命。b、处置有度
三、作业
a、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b、 将“体验反思b”写成300字的短文。
四、小结
同学们,《童趣》是一篇饶有兴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像。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
都是在联想、想像甚至幻想中产生的。少年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应当把它充分开发出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
多姿多彩。同时希望同学们能逐渐引起对文言文兴趣,多多积累文言词汇,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五、板书设计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联想和想象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蚊、土砾
森林、野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蛤蟆
庞然大物
大快人心(鞭打、驱赶)
六、信息反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散文,属于一篇自读课文。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编者的意图或许是想让学生领略大自然之美吧。有人评价梁衡的《夏感》是“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镜头”,的确如此。文章从夏天的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个方面来盛赞夏天旺盛的生命力,盛赞人们的劳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本文,应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之上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强与文本的对话;要让学生通过联想与想像,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真切感受夏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二、学情分析
刚刚迈入中学大门的七年级学生,拥有一颗较为强烈的好奇心。但在学习的重压下,他们却很少为一轮红日而惊叹,很少为一片落叶而感慨,往往对大自然的美熟视无睹。因此,教学本文,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丰富的想像与联想能力,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优美的词句去赏析课文,尽情领略夏天的景色之美,人们的劳动之美,大自然的画面之美,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努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3、通过对优美词句的赏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点
强化诵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
五、教学难点
抓住优美词句赏析课文,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一幅各具风韵的四季图,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播放一段有关夏天的优美音乐,让学生判断音乐中所描述的景物代表哪个季节。
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特点。春天的和煦,夏天的炽热,秋天的色彩,冬天的严寒,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因为我们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对四个季节的感悟也会有异。
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看梁衡先生笔下的夏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一段有代表性的关于夏天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夏天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夏天的兴趣。)
(二)落实基础
1、作者简介: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听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同时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画面。
(设计意图:学生伴随着音乐听读,并结合与课文有关的画面加以想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比较直观的了解,以便尽快熟悉课文。)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并齐读两遍,然后任选三个词语说一段话。
芊芊(qiānqiān)黛色(dài)磅礴(pángbó)
匍匐(púfú)迸发(bèng)澹澹(dàndàn)
(设计意图:检测字词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重视字词的积累。而用词写“话”,则是强调词语的运用。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三)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在听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书的过程就是初步与文本对话并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
2、默读课文,思考以下二个问题:
①作者对夏天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或:夏天有着怎样的特点?(先在书上勾画,然后用课文中现成的词语来回答)
明确:夏天的特点是“紧张、热烈”而又“急促”的。
(设计意图:文章着力表现的是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学生抓住这一特点,就抓住了理解全文内容的“纲”。同时,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勾画,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②请在文中分别勾画出表现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特点的语句,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
明确:作者是从“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通过对这三个方面景致的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夏天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第一段的总领句去找相关句子,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结构关系,同时领会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进一步靠近文本。)
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它有何作用,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最后一段与历代文人多写春花秋月作比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无比喜爱及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齐读最后一段,找出文章的“点睛”之笔,让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同时对学生的写作也会有所启迪与帮助。)
(四)品味语言
根据示例,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示例1:我喜欢“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个句子,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由春到夏的酝酿过程。示例2:我喜欢“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这个句子,它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用一个“替”字写出了夏天的炎热。
比喻句: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拟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象,生动形象。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象,’用了拟人写法,想象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
“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细致生动,富有韵致的句子:
“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有动作,有形象,还有节奏感;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而夏呢,总是在苦涩的汗水里“,非常简朴,又形象生动。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近似于文言,显得雅致,琅琅上口。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由具体描写进到概括性描述,伴随着写景视野的逐渐开阔,语言中的大气也张露出来,“磅礴”“滚动”“升腾”等词用在这里都显出大气,“夏天到了”,四字单独成句,斩截,响亮。文章末尾说“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这些语言都不经意间显出刚性气质。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既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二,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写作能力。同时,对于刚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从何入手品味语言,多少会感到有些茫然,由教师给出一二示例,他们做起来就驾轻就熟了。)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哪些关于四季的古诗?请写出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夏天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仿句:
仿照以下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像,写一写“夏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夏之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之色为晶莹的蓝,如蓝天,如海浪,充盈着清凉。
夏之色为暖的红,如热血,如朝阳,散发生命之光、
夏之色是热的红,如雏菊,如艳阳,充满活力。
夏之色为暖之红,如火焰,如太阳,贮满温暖之情。
夏之色为晶莹的蓝,如蓝天,如海浪,充盈着清凉。
夏之色为热的绿,如绿叶,如繁林,蕴涵澎湃只请
夏之色为热之白,如沙滩,如船帆,充满烈日豪情;
夏之色为亮的蓝,如蓝天,如夜空,展现魅力之神,
夏之色为灿的黄,如光艳,如夏花,象征着生命的旺盛
夏之色为炫的黄,如黄花,如向日葵,欣欣向荣的影响;
夏之色如凉的青,如荷叶,如山川,折射着燥热之后的思索。
夏之色如火的青,如田野,如山川,表明,生命的至高、
冬之色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满含着纯净。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羽翼,如水晶、蕴涵天国之美、
冬之色为寒的银,如月光,如白雪,纯洁了整个世界
冬之色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满含着纯净。
冬之色为冷之灰,如枯枝,如铅云,标志着终极之后的空虚
冬之色为炫的白,如雪花,如冰天,昭示着春的临近;
冬之色为静的白,如雪原,如雾凇,蕴涵万物的静谧
冬之色为甜的白,如雪花,如树挂,掩盖了世界的美丑;
冬之色如水的白,如瑞雪,如冰霜,蕴涵纯净之心、
冬之色如洁的白,如霜雪,如冰凌,闪烁着无私的清静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之后,热炒热卖,仿写心中的夏,学生会觉得很容易,同时也达到了讲练结合的目的。)
(六)总结全文
作者梁衡以多情的笔调,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着力表现出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绚烂的夏之图画,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自然景色之美、色彩之美和劳动者的勤劳之美。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品味,我们就会发现“美”就在四季的更替,“美”就在我们身边!
(七)结语、寄语:
[幻灯3]
踩着时间的脚步一路走来,我看到了你,也看到了我自己。
我看到你,从往日充满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长成为如今充满__活力的青少年。
我看到你,正从今时勃发热情的青少年,走向坚强伟岸的成年。
在你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翻滚升腾的麦浪。
在你身上,我仿佛闻到了夏日涌动着的成熟了的麦香。
在你身上,我触摸到了收获希望的喜悦。
在你身上,我听到了生命成长那紧张的脚步声。
在你身上,我才发现,生命里的夏天到了。这正是一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生命季节,这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生命旺季。
来吧,朋友,勇敢挑起肩上的两季,用我们的活力大声赞美这个生命里的黄金的夏季吧!
【设计意图】利用寄语的形式,在优美的音乐情境中呈现文字,既是课堂情感酝酿的最终爆发,又能在教学结尾处推波助澜,再掀一个情感__,达到师生共鸣效果。同时,对文章的情感和主题进行迁移,赋予现实意义,揭示生活真谛。
(八)作业
请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对你家乡的夏天作一番描绘(300字以上)。
(设计意图:带着品味赏析课文的余温,热情洋溢地描绘自己家乡的夏天,投学生之所好,加大平常练笔的力度。)
附:板书设计